• 365速发国际

  •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关于污泥的这10个问题,每个合格的水处理人都该懂
    发布时间:2021-10-27 11:44:42      点击次数:1186

    1、如何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污泥控制:如果曝气池进水量和有机物浓度波动较小 ,可以只用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来计算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 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 / (泥龄x回流污泥浓度) 二沉池出水污泥量


    当进水量有波动时,要将二沉池的泥量也算在内 。


    污泥浓度控制: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一般都有个临界值 ,如果高于此值,须及时排泥 。


    剩余污泥排放量 = 曝气池内混合液浓度与理想浓度之差 × 曝气池容积 / 回流污泥浓度


    污泥负荷控制:按照曝气池内污泥量不变的原则,根据污泥负荷计算污泥的产量,并将新产生的污泥全部从系统中排放出去。


    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量-进水BOD5量/污泥负荷)/回流污泥浓度


    污泥沉降比控制 :当测得污泥沉降比SV变大后 ,可能是污泥浓度增加所致,也可能是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所致,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该及时排除剩余污泥 ,保证SV的相对稳定。


    实践证明,对以脱氮除磷为要点的的城市污水来说 ,用污泥龄(SRT)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Q)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2 、回流污泥量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这种方式可避免出现因二沉池泥位过高而造成的污泥流失现象,出水水质较稳定,缺点是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


    首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泥位(水面到泥面距离),即选一个合适的泥层厚度(泥面到池底的距离),一般应控制在0.3~0.9m。且不超过泥位的1/3。然后调节回流污泥量,使泥位稳定在所选定的合理值 ,一般情况下,提高回流量Qr,可降低泥位,减少泥层厚层;反之,降低回流量Qr,可提高泥层厚度 。应注意调节幅度每次不要太大,使回流比变化不超过百分之5,回流量变化不超过百分之10,具体每次调多少,多长时间后再调下一次,则应根据情况决定。


    按照沉降比调节回流量或回流比。


    公式为:R=SV/(100-SV)


    以1000ml量筒取进入二沉池之前的曝气池混合液模拟二沉池的沉降试验。则由测得的SV30值可以计算回流比 ,用于指导回流比的调节。


    为使SV值充分逼近二沉池内的实际状态 ,尽可能采取二沉池即搅拌状态下的沉降比,以提高回流比控制的准确性。


    按照回流污泥及混合液的浓度调节回流比。


    公式为 :R=MLSS/(RSSS-MLSS)


    此法可用回流污泥浓度RSSS ,和混合液浓度MLSS指导回流比R的调节。此公式只适合低负荷工艺 ,即进水的悬浮物不高的情况下,否则会造成误差 。一般作为回流比的校核方法。


    根据污泥沉降曲线。


    确定特定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的较好沉降比。再通过调整污泥回流量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正好等于这种污泥通过沉降达到上限浓度的时间 ,此时的回流污泥浓度大,而回流量小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反硝化脱氮以及除磷工艺。


    3、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怎么解决?


    产生原因: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 ,污泥松散,体积偏大。


    解决办法: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 ,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调整进水pH值 ,保持曝气池pH值在6~8之间 ,长期保持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


    4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黑怎么解决?


    产生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 ,其与Fe作用生成FeS


    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大回流污泥,只要提高曝气池溶解氧,10多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5、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升高怎么解决?


    产生原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


    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6、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怎么解决?


    产生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 ,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气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


    7、曝气池产生茶色或灰色泡沫怎么解决?


    产生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


    解决办法: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生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时间,期间要控制好运行环境 ,保证新生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1.0~3.0内的稳定水平,营养物质比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 。


    8、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


    二沉池污泥上浮指的是污泥在二沉池内发生酸化或反硝化导致的污泥漂浮到二沉池表面的现象。这些漂浮上来的污泥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其生物活性和沉降性能都很正常。


    漂浮的原因主要是 :正常的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溶解氧被逐渐消耗而发生酸化,产生H2S等气体附着在污泥絮体上 ,使其密度减小 ,造成污泥的上浮。当系统的SRT较长 ,发生硝化后 ,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会含有大量的硝酸盐 ,污泥在二沉池中由于缺乏足够溶解氧(DO<0.5mg/L)而发生反硝化 ,反硝化产生的N2同样会附着在污泥絮体上 ,使其密度减小,造成污泥的上浮 。


    控制污泥上浮的措施 :一是及时排出剩余污泥和加大回流污泥量 ,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内的停留时间太长;二是加强曝气池末端的充氧量,提高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的溶解氧含量,保证二沉池中污泥不处于厌氧或缺氧状态。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提高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降低SRT ,通过控制硝化程度,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


    9 、二沉池表面出现黑色块状污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沉池表面出现黑色块状污泥通常是污泥腐化所致。曝气量过小使污泥在二沉池缺氧,或曝气池污泥生成量大而剩余污泥排放量小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过长 ,或者重力排泥时泥斗不合理 、使污泥难以下滑,亦或者刮吸泥机部分吸泥管不通畅及存在刮不到的死角,都会造成污泥在二沉池局部长期滞留沉积而发生厌氧代谢,产生大量H2S、CH4等气体,包裹在泥块上 ,促使污泥呈大块状上浮,而且颜色呈现黑色。污泥腐化上浮与一般的污泥上浮不同,腐化上浮时污泥会腐败变黑,产生恶臭 。


    解决的办法有保证剩余污泥的及时排放 、排除排泥设备的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或某些死角的污泥 、降低好氧处理系统污泥的硝化程度 、加大污泥回流量、防止其他处理构筑物的腐化污泥的进入等 。


    10、二沉池表面出现泡沫浮渣的原因是什么?


    二沉池表面出现浮渣后,首先应检查刮渣板、浮渣斗和浮渣冲洗水是否正常 ,浮渣泵是否出现问题 ,如果是刮渣系统本身的故障 ,应立即修理。


    污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 、类脂化合物等能引起放线菌迅速增殖的有机物 ,导致二沉池表面出现生物泡沫浮渣。对策是用水喷洒、减少曝气时间 、投加氧化消毒剂或混凝剂等 。


    二沉池污泥局部短时间内缺氧,出现反硝化现象造成污泥上浮会形成浮渣。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发生腐化变质,在H2S、CH4等气体的裹带下部分污泥上浮也会形成浮渣。解决这两种浮渣的根本措施是找到造成污泥反硝化和腐化的原因分别予以调整。


    上一条 :造纸废水解决详细说明及调节运作关键点
    下一条:没有啦!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LINKS

    版权所有 :苏州365速发国际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XML地图